國家稅務總局令2010年第21號解讀:稅務行政復議規則新在何處
時間:2019-12-11 04:47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下發了新的《稅務行政復議規則》(以下簡稱新規則),該規則進一步吸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的部分內容,較之于《稅務行政復議規則(暫行)》(以下簡稱舊規則),新規則在以下幾個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需要引起讀者朋友的重點關注。
一、用語措辭更加規范準確
舊規則沒有對行政復議申請人概念先作解釋,直接在第八條中首次出現“申請人”,按照舊規則第二條內容,只能將“申請人”理解為“納稅人及其他當事人”,而后其在第十七條對申請人又作了具體說明,但顯然收窄了申請人范圍。新規則將“申請人”定義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就變得直接明了,這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對申請人的界定保持了一致。
在行政復議管轄中,新規則將稅務所(分局)、各級稅務局的稽查局與稅務局的關系由舊規則中的“主管”改為“所屬”。
舊規則第四十一條中的“法制工作機構”提法屬于明顯的失誤,新規則第七十五條將其糾正為“行政復議機構”。
此外,新規則刪除了舊規則第七條行政復議、訴訟費用在行政經費中開支的規定,這是因為該內容與行政復議開展沒有多大關聯。
二、強化稅務行政復議工作保障
舊規則只是要求配備專職行政復議人員。
新規則明確各級稅務機關行政首長是行政復議工作第一責任人,要求加大對行政復議工作的基礎投入、推進行政復議工作信息化建設、配備必要的工作裝備、保障相應工作經費,強調專職行政復議人員必須取得行政復議資格。
三、拓寬行政復議范圍
新規則在保留舊規則行政復議范圍的基礎上,新增了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賠償、不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納稅信用等級評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等內容,并將資格認定由舊規則中的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擴大到所有類別的資格認定。
四、賦予被申請人有限委托權
舊規則第十七條規定被申請人不得委托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復議,只能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參與行政復議。
新規則放寬了要求,允許被申請人委托本機關以內人員參加行政復議。
五、明確申請人部分舉證責任
舊規則對申請人的舉證責任沒作規定。
新規則規定申請人對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和因受具體行政行為損害請求行政賠償負有提供證明材料的責任,這就要求申請人提前做好相關證據收集工作。
六、引入行政復議聽證新要求
舊規則只是規定對重大、疑難的行政復議申請,復議機關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新規則進一步明確對重大、復雜的案件,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構認為必要時,可以采取聽證的方式審理。這就將介入對象由內部拓展到了外部,強化了申請人對行政復議機關的監督。
七、罰款加罰行政復議有全新規定
舊規則對罰款加罰行政復議沒作任何規定。
新規則明確,對稅務機關作出逾期不繳納罰款加處罰款的決定不服的,應當先繳納罰款和加處罰款,再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稅務機關申請行政復議,這就發生了兩點重大變化:一是強調先交納后復議的前置程序,二是只能向作出加罰的稅務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八、行政復議和解與調解促和諧
舊規則無此內容。
新規則增加了稅務行政復議和解與調解一章,規定對行使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賠償、行政獎勵、存在其他合理性問題的具體行政行為申請人或被申請人均可發起或提出和解意向,只要和解內容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準許。
需要指出的是,新規則附則中將復議期間“5日”、“7日”的工作日界定為不包括“法定節假日”,改變了舊規則中“節假日”的規定,屬于新規則中的一大敗筆,因為這明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四十條規定,在實踐中也肯定是行不通的,長沙公司注冊,需要在今后作進一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