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財政收入年中未過半專家建議稅收脫鉤政績
時間:2019-08-30 18:53 編輯:長沙代理記賬
日前,有媒體報道全國31個省(區、市)前6個月財政收入數據,并對比年初設定的財政收入目標發現,全國有近四成省級政府在時間過半的情況下,并未完成一半的財政收入任務。對于這種局面,有專家就建議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同時取消對收稅的強制性的目標計劃。
非稅收入增長強勁
《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記者也注意到,雖然一些地方沒有完成一半的任務,但是差距也并不是特別明顯,比如廣東上半年是完成預算收入的49%,重慶則是完成48%,但也有缺口相對大的,黑龍江就只完成34.6%.不過省級政府的情況也不完全代表地市或者縣的情況。本報此前就曾報道,各地財政收入告急,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增收任務,各地都把收稅、收費的國家機器開足馬力,想盡辦法在7月之前完成預定任務。
其中,甘肅省永登縣地稅局號召全局干部職工大干20天,到6月28日,長沙工商代辦,增加稅收6448萬元,完成“雙過半”任務。該縣上半年的各項稅收收入20203萬元,短短20天,征了上半年32%的稅。這些事件也一度讓外界擔心稅收的可持續問題。甚至稅務人員自己也承認:近年來,稅收收入任務基數連年高速增長,出現了與經濟發展步調不一致的矛盾,各地當前稅收工作都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普遍反映稅收工作壓力猶如“壓在駱駝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并不是個別地方的問題,全國的整體情況也反映出這一點,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637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2%.其中,稅收收入54932億元,同比增長9.8%.倒過來看,有近四成的省份不能完成“雙過半”也就情有可原。對此,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蔣曉蕙就告訴本報記者:這其實是一個正常狀況,稅收與經濟形勢是相關的,這種下滑不必太過擔心。實際上,稅收要依法征收,不是按計劃目標收,即便一些地方沒完成任務也沒什么了不起,不要和官員政績以及考核緊密掛鉤。
雖然稅收增長并不明顯,但非稅收收入依然增長強勁。全國上半年非稅收入8863億元,同比增加2016億元,增長29.4%.中央的非稅收入增幅更是高達45.6%,而本報記者日前從云南省彌勒縣財政局網站上也看到,其上半年非稅收入突破4億元,同比增長46.2%.
應清理各項非稅收入
對于這些現象,相關部門也有所察覺。日前,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一位官員就坦言,今年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速漸緩,對財政的增長幅度也有影響,這并不用太擔心,值得憂慮的是,稅收的增長幅度較低,而非稅收入的增長幅度很高,特別是地方財政,過多地依賴非稅收入的增長來維持公共財政,帶來了財政收入結構的更不合理,也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政府收入的增長幅度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長幅度也值得注意,與之相關的是政府性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逐年升高,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上述官員就強調,更應當引起重視的是,各級政府都認為財政收支規模越大越好、增長速度越快越好,都把財政收支的高增長作為經濟發展效益和政府工作績效的重要標志,追求大進大出、大收大支。“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這種理財觀念和理財方式,是否真正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
面對這種情況,蔣曉蕙表示,非稅收入也要嚴格控制,背后的財政管理體制和財政收支制度亟待改革,包括分稅制方面適當改革,地方的財權還是要相對增加。財稅收入的增加應該建立在“控制不必要支出,合理籌集資金”的基礎之上。而上述人大官員也說,這里面涉及政府“取”和“予”的關系,從“取”上看,政府的收入有些是直接來自于居民的繳納,有些是通過商品和服務價格增加居民支出而變相減少居民收入,政府所取增長得過快必然影響人民生活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予”上看,如果政府對于取之于民的財政資金能夠運用得當,真正解決好群眾普遍關心和要求迫切的困難,也會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但實際效果并不太理想。
上述人大官員認為財稅改革也需要“頂層設計”,而對眼前的問題,他的建議是應該對稅收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重點是清理各項政府性非稅收入,凡是未經法律法規規定由地方和部門自行設立的收費項目,以及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收費項目,應當堅決取締。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日前在上海也表示,應該讓財稅改革領跑于經濟體制的改革,而眼前為了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推進結構性減稅,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回旋的余地。而在一些地方官員看來,完不成“雙過半”任務的現象增多,也就意味著到了財稅目標適時調整的時候。
- 上一篇:國土部湖南湖北房產稅改革征收方案正在制定中
- 下一篇:企業減稅擬從小微擴至中小